第200章 支援三线建设动员大会,刘海中_四合院:开局捅娄子
123读笔 > 四合院:开局捅娄子 > 第200章 支援三线建设动员大会,刘海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0章 支援三线建设动员大会,刘海中

  第200章支援三线建设动员大会,刘海中坐不住了

  “咱们厂的首批名额是技工加工程师100名,这次只是先遣队伍,后续还有第二批,第三批……大家一定要说清楚。”

  “好处要讲解明白,全凭自愿,先到先得,就只有这么多名额。”

  许大茂坐在位子上,一句话都不说。

  与我无瓜。

  他现在在轧钢厂属于是另类,是属于厂中之厂,一个搞采购养殖的,去支援三线建设,不说一点用都没有,只能说一点用都没有。

  况且离开了四九城,能不能采购到东西还另说呢。

  所以这件事大家都默认,和养殖组没有关系。

  许大茂来不来,这会议该开还是开。

  “杨厂长,这名额是不是少了点?现在大家对建设祖国建设家园的热情很是高涨,别说去支援三线了,就是去开发沙漠大家也是背上行囊就走,况且又给予了这么多好处,又是涨工资又是升职的,要不再放开点?”

  工人的想法是美好的,也是单纯的。

  这个车间主任说的也很有道理。

  但是李副厂长当即说道:“这个事,是领导经过慎重商量之后决定的,支援建设可以,我们自己厂里的本职工作可是一点都没少,今年面对那么高的目标,大家可不能掉链子,不然到时候完不成任务,我们没法向领导交代,你们脸上也不好看。”

  “说出去脸上都无光。”

  “李副主任说的对,上面也是这个意思,先做好自己的任务,然后再去支援,这一次支援一百人,后面有第二批第三批,想去的以后都有机会,中间有个缓冲时间,也能有时间培养新的人才。”

  许大茂已经在想大领导这么做的原因。

  外部压力过大是一个很大原因。

  另外的客观原因,就是阎解成、刘光齐之流。

  年龄大了,需要上班,需要工作结婚生子,但是城里的工厂提供不了这么多的就业岗位,所以只能在大街上闲逛当无业游民。

  最终会慢慢变成混混盲流之属。

  新社会,最需要的是什么,就是两个字‘稳定’。

  从新的地域划分,直辖城市,自治地区,大片地域微调,就能管中窥豹。

  稳定是社会发展的最底层逻辑。

  而现在城市里这些人已经是不稳定因素了,一人行,二人伴,三人成团,五人成伙。

  为什么街上那么多混混,不还是因为没工作。

  最主要的就是这片土地是农业大国,大部分都是种地的农民,没有那么多的工厂,仅有的这些也容不下这么多人。

  所以去支援建设三线,也有一定创造就业岗位的想法在里面。

  只是这条路明显走不通。

  究其原因就是人口太多了。

  生活安稳,生孩子的意愿太强烈了。

  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哪一家兄弟姐妹不是五六个?

  所以后面有那个让人诟病的政策也是必然的行为。

  不过这也让许大茂看到了机会,送走刘光齐和小酒馆孔玉琴的机会。

  直接送到大西北好了。

  “大家回到车间做好宣导工作。”

  会议结束,许大茂直接就去找了李副厂长。

  “这个事不太好办啊,这第一次就这么多名额,而且要求的都是高级工,这学徒不好办啊……”

  “这怎么能是学徒呢,都在锻工车间干了两三年的临时工了,那手艺最起码也能上个四级技工,这半年晋升一次,多好的机会啊……”

  许大茂不着痕迹的把四十张大黑十放在报纸下面。

  “李厂长,您就帮忙费心,锻工车间那个刘海中是我的邻居,我实在是不好拒绝,要不然也不会麻烦到你这里。”

  李副厂长一脸为难勉强的收下了这份礼物。

  “大茂啊,要不是你过来和我说这件事,我是万万不会开这个口子的,伱是咱们四九城的劳动模范,也是咱们轧钢厂的优秀干部,你都开口了,这事包在我身上了。”

  许大茂心里诽谤不已,脸上是一点都没有表露出来。

  嘴里说的也都是好话。

  收钱办事的领导,就是好领导。

  而李副厂长也没有让许大茂失望,拿出来一封介绍信,就填上了刘光齐的名字。

  “这是代表轧钢厂去支援三线建设的介绍信,要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这段时间要是没事,也可以来厂里再练习一下手艺,提前认识一下以后的同事。”

  许大茂答应之后,就带着介绍信退了出去。

  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

  车间里面已经把要去支援的事情宣导了一遍。

  易中海现在已经八级技工,晋升或者不晋升,对他来说已经没有意义。

  而他也不愿意离开现在这个舒适圈。

  除非是强制命令,不然他哪都不会去,贾东旭投资失败了,现在又在何雨柱身上投资了这么多,他可不舍得离开。

  这只是刚开始,第一批只有两个八级技工带队而已。

  而刘海中现在真的很心动。

  他已经是七级技工了,就凭借他现在的年龄,一年能晋升考核两次,就算是磨,三年磨六次,应该也能磨到八级技工。

  询问之后又有些泄气。

  第一批人员,原则上是不能带家属。

  刘海中在家那就是老天爷,是享受惯了的,连倒酒都要有人伺候,让他一个人生活,那比杀了他都难受。

  而且一大家子人都指望他的工资呢。

  去是没法去了。

  心里安慰自己,有许大茂在,只要存点钱,考上八级技工还是稳稳的。

  就不跟着年轻人抢机会了。

  嗯?年轻人……

  他的好大儿刘光齐也是年轻人啊。

  急忙又凑到了车间主任面前:“主任,你看我的儿……”

  “这个啊,我做不了主,我只负责统计有意向过去的,决定谁去还是看领导的,你那个儿子……我也没法统计,要不你去问问领导?”

  刘海中也想去问领导啊,可惜他连厂长的门都进不去,面也见不着。

  ‘不行,这个事,必须要提前和大茂打个招呼,他这么多年对刘光齐那是倾囊相授锻工技术,过去三年回来最起码是个四级技工五级技工,这是人生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啊。’

  就傻柱那三十几块钱的工资,怎么能和五级技工的工资比。

  就算是去不了三线建设,现在厂里一次性空出这么多的工人位置,也要提前做准备,必须把好大儿安排进来。

  这可能是此生仅机会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ubi8.cc。123读笔手机版:https://m.dubi8.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