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世家大族的根本被刨了_三国:灵帝蹬腿,我刘备收拾天下
123读笔 > 三国:灵帝蹬腿,我刘备收拾天下 > 第104章 世家大族的根本被刨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4章 世家大族的根本被刨了

  “多谢刺史大人!”公孙瓒向着自己的从弟公孙范招了一下手。

  坐在角落的公孙范,看到自己大哥招手,这才起身过来。

  刘备将桌案上最后一个太守的印绶交到了公孙范的手里。

  “玄菟郡可是交给你了,不要辜负本刺史和你大哥的期望。”

  “请刺史大人放心。”公孙范一直都是跟在公孙瓒的身边,身份不过是的校尉。

  今能够成为一郡的太守,这也真是太幸运了。

  要是少了一个太守没有弃官而去,哪里有他公孙范的位置。

  公孙瓒和公孙范两兄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一直等在边上的沮授,看着一个一个都得到了官职。

  沮授却没有任何着急,显得十分淡定和自信。

  “先生,如果没有官职了,你会不会责怪我?”

  刘备面带微笑的看着自己身边近处的沮授。

  “主公,沮授是跟随你这个人,只要您能够成就大业,那就是沮授的荣耀。”

  “至于什么官位,只不过是身外之物,得到时并不喜悦,失去时也不会悲哀。”

  沮授这儿态度实在是太豁达了,这就是做事业的人,不计较那么多的得失。

  他们这样的人看重的是,他们的作为能够为下苍生做些什么,刘备对于沮授也是不得不佩服。

  “先生,我任命你为幽州长史,协助我处理幽州的军政事务。”

  “谨遵主公命令!”

  沮授听到了刘备对于自己的这个属下安排。

  依旧是把自己留在身边,并没有下放到一个郡去做一个太守。

  这倒符合了沮授的期待,他非常清楚,跟在刘备的身边,才能更大限度的影响更多的人。

  一场会议、一场酒宴,幽州的官场已经是风云骤变。

  坐在角落的刘范,看着自己父亲用了五年,费尽心血才搭建起来的关系全部崩塌。

  内心如同刀劈斧砍一般痛苦,却不能有丝毫的作为。

  名义上他还是幽州的从事,连他自己都不相信刘备会重用自己,

  对自己降职而非罢官,只不过是刘备为了将自己困在幽州,作为一个质子,去牵制自己的父亲刘焉。

  原本就与刘备十分敌对的刘焉,顾及着自己的大儿子,在洛阳城在皇帝面前,也不敢对刘备怎么样。

  “好了,一切都安排好了!”

  刘备从主位上站起来,环顾了一下四周的幽州官吏。

  “你们回归本职,勤勉政事,为民解忧。”

  “如果有新的命令,我会派人向你们下达!”

  “是!”公孙瓒和公孙范,以及那些幽州官吏缓缓退了出去正堂。

  现在站在正堂之内的就是刘备的自己人。

  “外人都走了,我们可以一些要紧的话了!”

  刘备的脸色变得严肃,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

  关羽等人也知道刘备接下来的事情十分重要,也都是正襟危坐不敢马虎大意。

  “既然了要主动进攻乌桓,那就一定要做到!”

  “以幽州现在的军事情况,就算是击败了乌桓,也会损失惨重。”

  “我宣布以下几个决定,如果涉及到你们的,要回去好好落实!”

  刘备思考了一下,将自己的决定出口。

  “第一,在幽州范围内,各郡各县设置公办学堂,召集合适年纪的孩子来上学。”

  “上学所需要的房屋,你们回去进行寻找,而教育的内容由我来制定。”

  这是刘备想了很久的一个决定,这一步必须踏出去。

  涿郡的翟杰自恃世家子弟身份,就敢视自己这个幽州刺史如同无物。

  更敢策动边疆的太守举兵反叛,足可以看出这些世家子弟在敌对时候的危险。

  想到日后世家大族可以决定一个王朝的命运,可以与皇族公卿平起平坐,刘备就浑身不舒服。

  世家子弟背后的世家宗族一旦做大,他们就会像是一只蚱蜢一样咬在饶大腿上不断吸血,用朝廷和下百姓的利益,来养肥自己的家族。

  这种将自己家族置于国家和百姓之上的情况,刘备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而对付世家大族最好的办法就是普及教育,让更多底层百姓的优秀孩子得到上升的机会,

  打破世家宗族对于知识的垄断,让那些具有赋的孩子成为栋梁之材。

  当然教育的内容也要刘备来亲自审定,要是让世家大族掺和进来,

  自己做的这么多事情,不就成了给世家大族做的嫁衣裳。

  教育的普及和人才的培养内容,都要牢牢的攥在刘备自己手里。

  关羽等几个人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大哥,我们几个人都是武夫,这学堂屋子好找,不过这教书的夫子,我们这些人搞不定呀!”

  刘备看向了沮授,“先生,你能找一些识文断字普通书生就可以。”

  沮授还在思索刘备的行为是否可行,被问到的时候也是一愣。

  “主公,这儒学好的书生,多半都在世家大族门下,我们恐怕招不来呀!”

  刘备嫌弃的摆了摆手,又强调了一下。

  “不要那种儒学学得好的书生,就像你的不是世家子弟,就已经投到了世家大族的麾下。”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常常喜好坐而论道,对于军政民生、农工商兵等具体事务一无是处。”

  沮授听到刘备的评价,暗暗想了一下,好像有许多的儒生真的是这样的,

  一个个眼高手低,还看不起身边的那些农民、手工业者、做买卖的商人。

  “主公,要只是一些粗通文墨的书生,倒也是好找,就怕人数不足够。”

  “这个简单,可以用幽州刺史府的名义发布告示,招收公办学堂的教师,从百姓之中将他们挑选出来。”

  对于刘备的这个主意,沮授也是啧啧称奇。

  自己的这位主公,总是能够想出一些别人不会做的办法。

  “当然这些人不能直接下放下去,我们可以在幽州城开设一间培养夫子的学堂,就叫幽州师范学堂。”

  “等这些人经过初步选拔,就可以进入到幽州师范学堂进行专门学习,合格之后为他们进行分配,直接派到郡、县的学堂任夫子!”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直接告诉他们,只要是录取之后,能够成为合格的夫子,他的衣食住行都是幽州刺史府负责,每个月还给他们发酬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ubi8.cc。123读笔手机版:https://m.dubi8.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